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洲沙漠里的“大章鱼”:何处有水它就往何处去,能活2000多年

时间:2025-03-05 来源:钮旅网

引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在《逍遥游》中,有这么一种神奇的生物。它叫鲲,大到不知道它有多大,并且可以化成鸟,鸟也是大到不知道有多大,而且能够飞起来,飞起来还特别快,只是鲲这种奇妙的生物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抛去想象,现实中也有些奇妙的生物存在,就像非洲沙漠里边的“大章鱼”,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何处有水它就往何处去,并且它能够活2000多年。

神秘的“大章鱼”

此“大章鱼”非彼“大章鱼”,非洲沙漠里的“大章鱼”,真名其实叫做“千岁兰”。因为它长起来,叶子经常向四周伸展开来,又能够在沙漠里面“行走”,故而很多人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做“沙漠中的大章鱼”。除去“大章鱼”以外,千岁兰还被称为“沙漠中的活化石”,因为千岁兰的寿命极其长。

据记载,世界上最长寿的千岁兰,如今已经有2000多岁了。这么长寿的植物可不多见,况且是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洲沙漠里面,那就更让人佩服千岁兰坚韧的生命力了,在刚刚发现千岁兰的时候,很多专家设想过,如果千岁兰能够大规模地种植在各大洲的沙漠里,岂不是能够拯救那些沙漠的气候,让地球回归绿色家园呢?

事情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多了,千岁兰的生命力虽然异常顽强,但是它却只存在于非洲的纳米布沙漠上面,是纳米布沙漠上面独有的物种,也是远古流传至今的稀有植物,因为千岁兰的移植难度非常大,且在移植过程中,如果主根受到了损伤,整棵植物就会很快死去,而现在盆栽里种植的千岁兰,多为观赏植物,远没有纳米布沙漠上那些野性、蓬勃的千岁兰有魅力。

生存在沙漠的秘密

千岁兰坚韧与脆弱并行的特征,让很多人对它产生了丰富的兴趣,有专家还为了千岁兰的秘密,专门研究过千岁兰为什么能够在非洲的沙漠里茁壮生长。

第一个原因自然就是千叶兰能够在沙漠中移动了。千叶兰的移动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表面移动,而是千叶兰的根系移动。因为长期生长在沙漠地区,气候非常恶劣,缺少水分的千叶兰便生长出了巨大的根系,同时,这些根系也非常发达,对地下的水源有着非常强烈的探索能力,根系在沙漠下面生长,四处延伸,只要有水的地方,千叶兰的根系就会长过去,自然而然,千叶兰也就成为了我们口中“会移动的植物”。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千叶兰不间断的生长。我们都知道千叶兰难以移植是因为它的主根非常脆弱,但是它的叶片却十分顽强。在非洲的暴晒天气里面,很多叶片会因为供水不足而枯萎死去,这个时候千叶兰就会迅速长出新的叶片,来取代旧的叶片,保持自己整株植物的水分供给。

第三个原因是千叶兰独特的代谢方式,白天是沙漠最热的时候,人如果行走在沙漠里,也有可能会被晒得脱水晕倒,显然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千叶兰也知道,白天不适合自己,于是千叶兰会选择在白天的时候,关闭叶子上的气孔,减少自身水分的流失,等到晚上的时候,千叶兰才会把气孔张开,来进行有机物合成,满足自己成长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以便于自己能够长得更大、更好。

还有一个原因也在于千叶兰的茎上面,千叶兰除了根系能够寻找水源以外,它的茎因为结构的特殊,也能够储存水源。千叶兰的茎和它的根一样地惊人,根能够深深扎根地下,四处寻找水源,而千叶兰的茎能够在沙漠里面延展两米,直径可以达到八米,茎长到这么长之后,千叶兰巨大的叶片是千叶兰生长和储存的利器。茎把叶片能够储存雨水的范围扩大了,在沙漠下雨的时候,这些叶片会努力四周地吸收水分,然后再把水分全部给储存起来,并不使用,以便于今后度过异常干旱的时候。

结语

千叶兰作为生活在沙漠之中的植物,它依靠自己本能的智慧来拯救自己的性命,而千岁兰的平均年龄达到了500岁,不得不说这种植物的生命力十分坚韧,我们应该向千叶兰学习,学习它储存水分的忧患意识,学习它根系寻找水源的探索意识,学习它及时抛旧换新的坚决果断,学习它避开太阳锋芒的生存方式。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