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执行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渎职失职行为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纪检部门反映情况。最高法规定,法院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渎职失职给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造成财产损失,如符合国家赔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权利受损的主体还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三百九十九条 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法院失职对当事人利益造成侵害的,司法救济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如果在审判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的,可以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法院有渎职行为的,可向检察机关举报,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法院执行法官渎职的处理方式是如果认为法院受到执行申请不作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克信法官渎职,也可向当地纪委反映相关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法院执行局存在错误标准如下:搜集证据,到申请执行异议或到上级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法院执行局存在错误标准如下:搜集证据,到申请执行异议或到上级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法院执行局存在错误标准如下:搜集证据,到申请执行异议或到上级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法院执行局存在错误标准如下:搜集证据,到申请执行异议或到上级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法院执行局存在错误标准如下:搜集证据,到申请执行异议或到上级法院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法官职务:(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调出所任职人民法院的;(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法官职务的,或者本人申请免除法官职务经批准的;(四)经考核不能胜任法官职务的;(五)因健康原因长期履行职务的;(六)退休的;(七)辞职或者依法应当予以辞退的;(八)因违纪违法不宜继续任职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十条 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法院执行法官渎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认为法院受到执行申请不作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克信法官渎职,也可向当地纪委反映相关情况。入法院执行官确有渎职,依照法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3种观点: 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法官职务:(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调出所任职人民法院的;(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法官职务的,或者本人申请免除法官职务经批准的;(四)经考核不能胜任法官职务的;(五)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六)退休的;(七)辞职或者依法应当予以辞退的;(八)因违纪违法不宜继续任职的。一、纪委行政处分都有哪些(1)警告.这是党内处分中较轻微的处分,是对犯错误党员的一种告戒,使之注意和警惕.一般是在工作上一时疏忽,偶尔违纪,或虽属思想品质方面问题,但错误性质和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依据党的政策衡量,既不能免予处分,又够不成严重警告处分的,给予警告处分。(2)严重警告.这种党的纪律处分适用于所犯错误的性质和程度比较严重的党员.它与警告处分有轻微之分.一般来说,主要根据党员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来确定,同时也考虑本人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和态度。(3)撤销党内职务,是重于严重警告的党纪处分,是党内重处分之一.适用于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严重的党员.撤销党内职务是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所选举或党组织任命的党组织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领导职务的,在作出处分时,应明确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撤销某一职务.如果决定撤销某一职务或着两个以上职务,而不是撤销一切职务时,则必须从其担任的高职务开始.从高到低依次撤销,而不是撤销低职务而保留高职务.对于应受到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一般应给予其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留党察看.这是仅低于开除党籍的党纪处分.主要是指党员所犯错误严重,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党员条件,序言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便于组织考察.可以根据其错误的严重程度,给予留党察看一年或两年,最长不超过两年的处分.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一般不宜提前恢复党员权利.经过留党察看改正了错误,应按时恢复其党员权利;坚持错误不改,不够党员条件的,应该除其党籍。(5)开除党籍.这是重要的党纪处分,适用于错误极其严重,完全丧失了共产党员条件及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被开除党籍的党员经过长期考验,已经改正错误,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以后,由本人申请入党,经党组织严格审查,可重新吸收其入党.它与'清除出党'不同.被清除出党的人,不准许重新入党.因此,各级党组织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必须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从事什么职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从事以下这些职业:一、法官;二、人民陪审员;三、检察官;四、公务员;五、律师;六、公证员;七、警察;八、外交《驻外外交人员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任用为驻外外交人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曾被国家机关辞退的;(四)持有外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许可的;(五)配偶具有外国国籍、持有外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许可的;(六)不得任用为驻外外交人员的其他情形。【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法院失职对当事人利益造成侵害的,司法救济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如果在审判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的,可以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法院有渎职行为的,可向检察机关举报,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法院执行法官渎职的处理方式是如果认为法院受到执行申请不作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克信法官渎职,也可向当地纪委反映相关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法院失职对当事人利益造成侵害的,司法救济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如果在审判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的,可以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法院有渎职行为的,可向检察机关举报,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法院执行法官渎职的处理方式是如果认为法院受到执行申请不作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克信法官渎职,也可向当地纪委反映相关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故意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就可以认定为玩忽职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