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索赔是劳动者在遭受工伤伤害时,依法向工伤保险机构主张赔偿的权利。在实践中,工伤索赔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工伤认定
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者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并由所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劳动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可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后,1年之内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部门在受理申请后,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20个工作日内将决定送达给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单位,并抄送社保经办机构。如果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劳动部门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步:劳动能力鉴定
在医疗终结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劳动者应向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都可以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职工及单位。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生活护理依赖程度确认结论为最终结论,即使是不服也不能申请仲裁或提前诉讼。如果职工被鉴定为伤残,根据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伤残待遇。
第三步:计算工伤保险赔偿金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在认定工伤后,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可以根据工伤具体情况享受各项工伤待遇,如工伤医疗待遇、停职留薪期待遇、伤残待遇、配置辅助器具待遇、生活护理费待遇、工亡待遇等。如果对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待遇有异议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与单位因落实工伤保险待遇而发生争议,应当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