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指当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申请的认定程序。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的程序及如何准备相关材料。
首先,工伤认定的申请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或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时限一般为30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对于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填写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制定的《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接下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行使职权并履行法定保密义务。调查核实过程中,可以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可以在15天内作出决定。工伤认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必记事项并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此外,如果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及如何做工伤认定。对于发生工作事故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等,了解这些内容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