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钮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于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直接宣布取保候审

对于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直接宣布取保候审

来源:钮旅网

对于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如符合条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下面为您介绍一篇相关报道:

取保候审不应神秘化日前,多家媒体分别报道了知名演员王学兵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二十多天后变更了强制措施,以取保候审的形式回到家中。网上有消息称王学兵案因证据不足被警方释放,警方随后公布王学兵被取保候审的理由是:因为在审查过程中,如实交代了曾吸食毒品以及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事实,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按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之一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但对于什么叫“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一个法定的考量标准,完全由办案机关随意掌握,警方对王学兵适用取保候审的理由是认罪悔罪态度好,那么,认罪悔罪是否就可以判定当事人回家后“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前的艺人涉毒案,没有一个被取保候审的,难道他们认罪悔罪的态度均不好吗?如果他们也有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的,为什么不对他们也适用取保候审?按我国目前的司法设制,对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否决定取保候审,完全取决于办案机关,一般是由经办人按内部行政流程逐级上报,最后由领导审批,办案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整个过程不是透明的、公开的,正常的取保候审申请往往石沉大海。也正是如此,大大增加了取保候审的神秘化,只有想方设法通过关系,才能获取一些内幕消息,于是,社会上打着“捞人”旗号的人大行其道,同时也给权钱交易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相对于羁押状态,取保候审在一般人看来就是“释放”,只是当事人在被取保候审的一年时间内要随传随到,并要遵守法律关于被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及节约司法资源有重大意义,乘着司法改革的春风,如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取保候审制度将是众望所归。

以上就是关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你清楚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Copyright © 2019- niushuan.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