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字的结构是:奇(上下结构)字(上下结构)。
奇字的拼音是:qí zì。注音是:ㄑ一ˊㄗˋ。引证解释是: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引《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⒉泛指古文字。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傅尃《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网络解释是:奇字奇字。读作:qízì。是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网友释义是:奇字。读作:qízì。是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7、汉语大词典是:(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2).泛指古文字。傅敷《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8、国语辞典是: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奇字[qízì]⒈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9、辞典修订版是: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10、其他释义是: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
奇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奇字详细内容】
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引《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鸟。”⒉泛指古文字。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引傅尃《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二、网络解释
奇字奇字。读作:qízì。是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2.泛指古文字。
三、汉语大词典
(1).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隋书·经籍志一》:“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2).泛指古文字。傅敷《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参阅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四、国语辞典
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奇字[qízì]⒈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五、关于奇字的词语
六、关于奇字的诗词
<<《秋晚斋居·奇字生来识不多》>> <<《寄人·子云投阁为奇字》>> <<《溪居古榕甚佳未尝有所赋得柞山诗卷借奇字韵戏成》>> <<《呈王圣美·少谈奇字客长安》>> <<《水调歌头·载酒问奇字》>> <<《杂感·蟹行奇字法欧洲》>>
Copyright © 2019- niushuan.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