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交货只让对方签发收据或不签收据的行为,在诉讼时会处于被动,容易导致债权人不能充分证明债权存在。因此,债权人在交货时手续一定要完备,并在产生欠款后注意债权的诉讼时效和收集主张权利的证据。此外,在官司胜诉后,要注意保全措施,避免债务人财产无法执行导致债权人亏损。
法律分析
在许多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交货时只让对方收货人员签发一张收据,有些甚至不签收据。这种行为在诉讼时会处于被动,若债务人不出庭或者不承认收到货物时,债权人不能以足够的证据确实、充分证明债权的存在。所以债权人在交货时手续一定要完备。
有一些企业在交货后,并不积极主张权利讨要货款,导致债权过了诉讼时效;另一种情况相反,就是积极主张权利,但是没有收集主张权利的证据。这都将导致不利的诉讼结果。在产生欠款后,一定要注意债权的诉讼时效,同时注意收集主张权利的证据。
三、注意保全
官司胜诉了,债务人有执行能力,但执行不了,也就是俗语说的“赢了官司,赔了钱”。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做到两点:
(一)、在诉讼过程中“保全”,让人民法院冻结债务人的相应财产,避免出现不能执行的局面。
(二)、积极寻找债务人的财产,发现线索向人民法院反映,协助人民法院执行。
拓展延伸
保全债务人财产是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在保全债务人财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全程序的启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需要提出保全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需要保全。如果债权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出保全申请,或者提供的证据不符合要求,那么保全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2. 保全程序的启动需要通知债务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需要向债务人发出保全通知书,说明保全的原因和范围,并通知债务人在收到通知书后15日内提出异议。如果债务人在15日内提出异议,那么保全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3. 保全程序的启动需要符合法定程序。保全申请需要提交给法院,由法院进行审核。如果债权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交保全申请,那么保全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4. 保全程序的启动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需要保全,并且这些证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如果债权人提供的证据不符合要求,那么保全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保全债务人财产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否则可能会被驳回。如果债权人需要保全债务人财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1-08) 第七条 债务人对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异议,但对清偿能力、清偿期限、清偿方式等提出不同意见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 第四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04-02) 第四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