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的追诉标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5000元及以上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合同诈骗的追诉标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5000元及以上数额较大的,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当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合同欺诈的法律责任与追究
合同欺诈是指在合同订立或履行过程中,一方采取欺诈手段,故意隐瞒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另一方在合同中受到损失。对于合同欺诈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责任与追究方式。根据我国法律,受害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要求损失赔偿或要求追究欺诈方的法律责任。追究欺诈责任的标准主要包括:欺诈行为的主观恶意、欺诈行为的客观事实、受害方的损失等。具体的追诉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法律体系、国家或地区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相关证据、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确保合同欺诈行为得到适当的法律追究与赔偿。
结语
合同欺诈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其有明确的追究标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欺诈方应承担合同解除、损失赔偿以及法律责任的后果。追究欺诈责任的标准包括主观恶意、客观事实和受害方损失等。具体标准可能因法律体系、国家或地区而异。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相关证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确保对合同欺诈行为进行适当的法律追究和赔偿。
法律依据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立案标准的第1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的五种情形之一,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Copyright © 2019- niushuan.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