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发病症状前兆分为三个时期:
1. 前驱期:有发烧、头痛、浑身无力、恶心,伤口会有麻木、瘙痒、刺痛等感觉。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处理伤口。
2. 兴奋期:对风非常敏感,听到风声就会感觉咽喉紧锁,且常常有极度的恐惧感。为了治疗,应防止一切刺激,进行痉挛、给氧、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切开气管、进行静脉插管等。
3. 麻痹期:痉挛症状减少或停止,但会出现瘫痪,尤其是以肢体瘫痪比较多见。麻痹期无法治愈,只能加强监护,对症处理,最大范围内减轻患者痛苦。如果被狗咬伤,务必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干净,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狂犬病发作前兆?
狂犬病的发病前兆有神经性症状、被咬的部位出现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等等。
神经性症状。狂犬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神经系统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精神高度紧张、焦虑、和对声音光照高度敏感的症状。
被咬的部位出现症状。大部分的患者被咬之后,除了会有疼痛的感觉之外,还有奇痒难耐和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着局部红肿。
全身症状。狂犬病的发病前2-4天左右,可能会有全身不适、头疼、头晕、身体乏累以及发热等症状。
如果您有以上症状,建议您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告诉医生您可能患有狂犬病。
狂犬病症状
人类狂犬病发作分为侵袭期、兴奋期、麻痹期三个阶段,处于侵袭期时,会感到疼痛恶心、怠倦疲劳,兴奋期则会开始恐水、恐光、怕风,麻痹期则四肢酸软、全身无力;狗狗狂犬病发作时,会食欲锐减,且性格大变,还会浑身乏力。
1、侵袭期
狂犬病发作初期,绝大多数感染狂犬病的患者都会感到身体低烧、头痛恶心、怠倦疲劳等。患狂犬病的幼儿,很可能无法用言语准确地表达出身体的不适感,但会本能地频繁抓挠自己的伤处。
2、兴奋期
处于兴奋期的狂犬病患者,会逐渐表现出高度兴奋状态,并且极度恐水、恐光、怕风,甚至会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汗液分泌明显增多。部分狂犬病患者,甚至会感到排便、排尿困难。
3、麻痹期
狂犬病发作后期,患者停止痉挛,由原先的兴奋、狂躁转为安静,继而出现迟缓性瘫痪,其临床症状为四肢酸软、疲乏,全身无力,面部僵硬、无表情、口不能闭,最终因呼吸机麻痹、延髓性麻痹而死亡。
1、食欲锐减
感染狂犬病的狗狗通常会在十天左右发病,发病初期,它们很可能出现食欲锐减、反复作呕等不良反应,但频繁喝水、排尿,甚至一整天都不进食,只疯狂喝水。
2、性格大变
感染狂犬病的狗狗,性格会发生很大改变。原本温顺、安静的狗狗,很可能会变得异常暴躁,且具有攻击倾向。而原本性格暴躁、易怒的狗狗,则有可能变得颓废、沉郁。
3、浑身乏力
狗狗狂犬病发作初期,很可能会感到非常疲惫,且浑身酸软、四肢乏力。部分狗狗,还很可能变得精神萎靡,极度嗜睡,且瞳孔散大,并反复舐自己的伤口。
得狂犬病的症状是什么症状
1、初期症状
狂犬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会有发烧、头痛、喉咙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等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周。在这些症状出现的同时,感染的人会感到神经系统异常,有轻度的焦虑、兴奋或抑郁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早期症状不一定表示已经感染了狂犬病,但如果被狗或其他接触到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2、中期症状
如果狂犬病未能及时诊断治疗,病情将进展到中期,该阶段的症状必须被密切关注。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兴奋狂躁、情感反应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猛然抽搐、恐怖性叫喊、极度兴奋、精神错乱、幻觉等症状。此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必须立即就医进行抢救。
3、晚期症状
如果狂犬病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则症状将进一步恶化到晚期。患者会出现头部和脖子的痉挛、吞咽困难、深度昏迷等症状。最终,病情将进展到脑死亡,死亡也是必然的结果。晚期的症状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和痛苦的,因此确保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以避免晚期症状的出现。
4、感染途径
狂犬病主要通过受伤口、咬伤或抓伤等接触感染了病毒感染者。此外,狂犬病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传播,包括咳嗽、喷嚏、呼吸和唾液等。因此,人们应该注意避免与狗接触,避免到野外走动,避免接触流浪狗和野生动物等,以减少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狂犬病是什么样子的
狂犬病有潜伏期,狂犬病一旦发病到死亡很快。
发病前症状,喜欢呆在阴暗角落,肌肉颤抖,对主人呼叫呆滞。偶发狂吠。
发病后一个重要特点,畏水,伴有暴躁,狂吠,无目的撕咬。尽快去宠物医院检查。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1疾病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典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静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2发病原因
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3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⑵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3.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长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1-3天。
4.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多发群体:
人群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者约15-30%发病,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1.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发病机会多2.咬伤严重性,伤口深而大、多处被咬伤发病率高。3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局部伤口处理好发病率低。4,衣着厚感染机会少。5,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发病率少6。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发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