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钮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能随意出勤: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不能随意出勤: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来源:钮旅网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需符合条件,如严重疾病需由指定医院证明、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且不危害社会。自伤自残、骗取保外就医、拖延就医时间等欺骗行为不符合保外执行条件,应收监执行。违反规定或治疗后病情好转的罪犯也需收监。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适用保外就医。监外执行需医院证明并经审批通过,发现不符合条件或严重违规者应及时收监。

法律分析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1、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适用保外就医。

2、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自伤自残是罪犯在关押场所内故意吞食异物,如钉子、大头钉等,使自己身体受到伤害、残疾等。对这类罪犯不能暂予监外执行。

哪些情况下要对监外执行的罪犯收监

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收监:

1、骗取保外就医的;

2、以自伤、自残等欺骗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3、办理保外就医后并不就医的;

4、违反公安机关监督规定经教育不改的;

5、经治疗后疾病已痊愈或病情基本好转的。

监外执行有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监外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要具备以下任何一种条件,就可以申请暂于监外执行: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严重疾病不能是自残自伤的罪犯,而且如果保外就医时可能有社会危险性,则不得保外就医。

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此外,对于第一种情况,即罪犯犯有严重疾病的情况,需要由医院开具证明文件,此文件的开具单位必须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通过对这些证明文件的审批通过,方可交予监外执行。当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还应当及时收监执行。

拓展延伸

限制监外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限制监外执行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存在逃避刑事责任的风险,如具有潜逃倾向、可能销毁证据等。其次,涉及严重的刑事罪行,如谋杀、恐怖活动等,需要确保其不会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监外执行可能导致社会舆论压力,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因此在舆论敏感案件中也会限制监外执行。另外,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可能对受害人或证人进行威胁、恐吓、报复等行为,也会限制监外执行。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固定住所或无法提供有效的居住担保,也会限制其监外执行。综上所述,限制监外执行的情形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确保社会安全和案件的公正审判。

结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可以申请暂于监外执行。然而,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和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同时,骗取保外就医、故意拖延就医时间、不就医、违规行为等情况下,罪犯应当被收监执行。监外执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罪犯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等。限制监外执行的情形包括逃避刑事责任风险、严重刑事罪行、舆论敏感案件、威胁报复行为以及无固定住所等。这些限制旨在确保社会安全和案件的公正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Copyright © 2019- niushuan.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80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