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物理11.英国天文学家哈X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X彗星的回归。P52.美国气象学家洛XX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P53.哥提出日心说。牛顿和莱XX发明微积分。爱XX发明留声机和电灯。贝X发明电话。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爱XX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李XX和杨XX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4.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P75.古希腊学者亚XX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P45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XX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P4
7、48近代力学的创始人。P497.英国科学家胡X发现了胡X定律。P568.亚XX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P68伽XX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P68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P69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P6810.吴XX,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P9211.美国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天线”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P9212.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P92物理2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星星观测记录。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P29P32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本轮”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P313哥(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P31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P325第谷布拉赫的观测结果为哥的学说提供了关键性支持。P326哈雷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337胡X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引力。P338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P379英国物理学家卡XX许比较精确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P3710剑桥大学的学生亚XX和法国天文学家勒XX各自独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德国的伽X在勒维护耶语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P3911梦想成真(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齐XX)P4112法国科学家拉XX指出,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球状物体,当其半径R不大于2时,即是一个黑洞。P42英国学者米XX也提出过相似的见解。P4313德国天文学家FXX根据天狼星移动轨迹,推测有一个看不见的伴星在围绕天狼星运动,后来的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想,这是最早的白矮星、P4714.牛顿的科学生涯P4815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显现出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P5116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XXX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测定了热功当量的数值。迈X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数值。亥姆XX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P75物理3-11.希腊人泰XX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P22.公元一世纪,我国东汉学者王X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瑁的壳吸引轻小物体。P2在论衡中描述的“司南”使人们公认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P803.美国科学家富兰XX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P24.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XX测得的。P45.法国学者库X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出库X定律。P66.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XX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有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它电荷受到电场给予的作用力。P10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P14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7.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把光现象与电磁现象统一起来。P148.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P389.富兰XX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P8010.丹麦物理学家奥XX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P8111.安培发现,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P8112.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推动者。P8413.法国学者安X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P8714.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他的电子论。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P9515.美国物理学家E.H.霍尔观察到霍尔效应。P103扉页、P80。其余已完成。物理3-21.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P2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P3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P143.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楞次定律。P114.在法拉第、纽X、韦X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155.英国物理学家麦XX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P19。物理3-41傅科摆。1851年,傅科傅科在巴黎万神殿用长67m的单摆演示了地球自傅科转的效应,摆的周期超过16s。P142惠更斯,数学家。确定了计算单摆周期的公式。P16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1690年提出了惠更斯原理。P33首先提出光的波动说。P463多普勒多普勒效应P424.19世纪60年代,麦XX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P46麦克斯韦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P78德国科学家赫兹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P46德国科学家赫兹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P465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总结出了光的折射定律。P476.1801年,英国物理学见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P507牛顿环。P598物理学家菲涅耳按照光的波动说深入研究了光的衍射,在论文中提出了严密地解决衍射问题的数学方法。泊松按照菲涅耳的理论计算,计算出泊松亮斑的存在。P61629物理学家布XX父子首先研究了晶体对_射线的衍射。P6310英国生物学家威XX和弗XX研究了DNA对_射线的衍射,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生物学家克X克根据数据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631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P77麦克斯韦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P78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P7912俄罗斯物理雪见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马XX各自独立地发明了无线电报机。P8613英国发明家贝XX表演了向远处传递活动图像的技术,标志着电视的诞生。P8714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和天文观测得到结果: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是一样的。1997年的麦XX实验是最著名的一个。P9915.爱XX:提出狭义相对论P99和广义相对论P109。16.1941年,美国科学家罗X和霍X在不同高度统计了宇宙线中的子数量,结果与相对论的语言完全一致。P10421.荷兰物理学家洛XX试图利用物体通过以太时以太的“收缩”来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到相应的公式。P10517.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庞XX在1895年,首次提出了相对性原理的思想。1899年,又进一步提出,对于所有观察者来说,光速都是常数。还论证了“两个事件历时相等”和“在两地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P10518.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的速度越大。P11119.196XXXX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彭XX和威XX检测到了微波背景的辐射。P111物理3-51.法国科学家笛卡儿最先提出动量具有守恒性。把物体的大小(质量)与速率的乘积叫做动量。P62.惠更斯明确指出了动量的方向性和守恒性。P63.牛顿把迪卡儿的定义做了修改,用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定义动量。P64.卢瑟福猜测,原子中可能还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P16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及其合作者贝XX用粒子轰击一系列元素,产生一种未知射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射线。法国物理学家约XX夫妇重复波X和贝XX的实验,仍旧认为中性的“铍射线”是一种射线。英国物理学家查XX发现了中子。P
16、P175.苏联科学家齐XX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概念。P206.迪卡儿主张以mv度量运动,莱XX主张以mv2度量运动。法国科学家达XX尔用他的研究指出,双方实际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的守恒性。P247.德国物理学家维X在1896年,英国物理XX在1900年,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P288.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称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借助能量子的假说,克得出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相符。P299.1887年,赫X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收到光照,更易长生电火花,这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P3110.德国物理XXPXX、英国物理学家JXX等相继进行试验研究,证实了光电效应。P3111.爱XX提出了光子理论,爱XX光电效应方程,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P3312.美国物理学家密XX通过实验检验了爱XX方程式的正确性。P3313.1918-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XX在研究石墨对_射线的散射时,发现了康XX效应。他的学生,中国留学生吴XX证实了康XX效应的普遍性。P3514.1924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XX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P3715.1912年,德国物理XX劳厄提议,利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物质微粒作为光栅,来检验伦琴射线的波动性,实验获得了成功,证实伦琴射线就是波长为十分之几纳米的电磁波。P3816.1927年,戴XX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P3817.1926年,德国物理XX指出:虽然不能肯定某个光子落在哪一点,但由屏上各处明暗不同这个事实可推知,光子落在个点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即光子落在明纹出的概率大,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小。说明,光是一种概率波。P4118.N.波尔建立了前期的量子论。P441925年,海XX等人发展了矩阵力学。P451926年,薛XX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建立了波动力学。P45薛XX等人证明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于是两种理论融合为量子力学P45由于狄XX等人的进一步发展,量子力学称为逻辑严谨、方法齐备的崭新理论。P4519.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XX在实验中观察到了阴极射线。P4720.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XX认为管壁上的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引起的,并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P4721.英国物理学家JXX发现了电子。P4922.赫兹实验时,由于管中真空度不高,没有看到阴极射线的偏转,因此他认为阴极射线不带电。P4923.舒XX在1890年,考XX在1897年测出了阴极射线微粒的比荷。P5024.原子结构:1898年,汤姆孙提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P51)1903年勒纳德在实验中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后来的粒子散射实验完全否定了汤姆孙的模型。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XX知道学生盖X和马XX进行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P5
2、P532XXXX18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今天被称为夫琅和费线。P5426.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XX判定,太阳光谱中的夫琅和费线就是各种物质的特征谱线。P55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作了分析,总结出这些谱线的波长可用一个公式表示。P5527.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XX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P5
7、P5828.1941年,弗XX和赫X利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P6030.1896年,法国物理XX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板感光。P6531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发现两种能发出更强射线的新元素钋和镭。P6532.1919年,卢XX用镭放射出的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的粒子,即质子。P6633.1895年末,德国物理XX发现了_射线,即伦琴射线。P6834.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威XX发明了威XX云室。P7435.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和米X研制了盖革-米X计数器,又称G-M计数器。P7536.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30P。P7637.1938年底,德国物理学家哈X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物中有原子序数为56的元素钡。P8338.奥地利物理学家迈XX和弗XX对此作出解释,弗XX把此类核反应定名为原子核的裂变。P8339.1942年,费X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称为“核反应堆”的装置,首次通过可控制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P8540.原子弹与科学家的责任P8
4、41.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杰出贡献P93